找到相关内容3570篇,用时6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台湾灵鹫山2008第二场水陆斋僧法会圆满

    开示现场   2008年3月30日上午,台湾灵鹫山2008第二场水陆斋僧法会在台湾福隆道场举行。供僧仪式圆满,心道法师为大众作开示。   法会当日适逢僧众春季闭关禅七圆满,应供法师们也将此功德回向十方有情无情众生,祈愿众生离苦得乐、正法长久住世。

    佚名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4/08171222195.html
  • 灵鹫山将举办2008十月富贵迎佛朝圣团活动

      2008年10月2日至4日,灵鹫山将举办2008十月富贵迎佛朝圣团活动,迎接富贵佛。据悉此次所迎富贵佛本为两尊同铸,其中一尊赠予泰国僧王作为其2008年寿诞贺礼,祝贺僧王登基第19年,将供奉于泰国清莱府昌盛县兰通王佛寺;所迎这尊作为心道法师六十寿诞及灵鹫山开山二十五周年庆贺礼,将在台湾灵鹫山道场的开山圣殿永久安奉。

    佚名

    |朝圣|灵鹫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8/09/20360929551.html
  • 东坡

    东坡①(一) 洪觉范②谓东坡文章德行炳焕千古。又深入佛法,而不能忘情于长生③之术,非唯无功,反坐此病卒。予谓东坡尚尔,况其余乎?今有口谈④,而心慕长生者,有始学,俄而改业长生者,...。时新昌有三奇:觉范奇于书,邹元佐奇于命,彭渊才奇于乐。 ③长生:道教认为人经过一定的修炼,有可能使形体达到长生不死。 ④:佛教认为人的生命是由四大五蕴假合而有的,所以尽你怎样保养,有生仍必然有死...

    莲池大师

    |出离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4/1155283628.html
  • 净土十疑论·第二疑(文白)

      第二疑 【原文】   问:诸法体空,本来,平等寂灭。今乃舍此,求彼生西方弥陀净土,岂不乖理哉?又经云:“若求净土,先净其心,心净故即佛土净。”此云何通?   答:释有二义,一者总答,...汝若作是念,发阿耨菩提者,说诸法断灭相。莫作是念,何以故?发菩提心者,于法不说断灭相。”   二别答者,夫不生不灭者,于生缘中,诸法和合,不守自性。求于生体,亦不可得此生。生时所从来,故名不。...

    智者大师

    |净土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8/09371313143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槃,如何解释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菩提(梵语bodhi),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之智慧。涅槃(梵语nirvana),意译作灭、寂灭、、不生不灭之义。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,始终不得菩提,皆是门外汉,与佛道无缘;...klesa)不离生活,菩提也不离生活;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,诸位要明白啊!心生烦恼,心也能菩提,烦恼菩提不离心,离心烦恼菩提;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,菩提不觉悟者菩提即烦恼;是故,菩提由烦恼净化中得,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2432412405.html
  • 问:“烦恼即菩提”应怎样理解?

    菩提(梵语bodhi),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。 涅盘(梵语nirvana),意译作灭、寂灭、、不生不灭之义。修行不与中道法门相应,始终不得菩提,皆是门外汉,与佛道无缘;修行不能...离生活,菩提也不离生活;生活能引生烦恼与菩提,诸位要明白啊!心生烦恼,心也能菩提,烦恼菩提不离心,离心烦恼菩提;烦恼当下觉悟烦恼即菩提,菩提不觉悟者菩提即烦恼;是故,菩提由烦恼净化中得,离烦恼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142478142.html
  • 寿州法华院石经堂记

    寿州法华院石经堂记  唐·李绅   如来以万门万行,普示群生,随其性根,用假方便。水月观象,万泉俱监,识真如者,知非在水;慧灯传照,百千同朗,识佛智者,知灯在觉。是以如来开三乘谕,演菩提旨,传十二轮,度生死海,是经之要妙,诸佛之心印,卷舒万法,彰示凡圣。信解得入,入为真谛,无我无我,无为无为,灭。诸佛如来,不以寂灭自乐,自处,故现生灭,以示群迷;入烦恼中,解众生缚;入有相中,...

    唐·李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4379229.html
  • 念佛应口诵心惟

      所有念佛法中,以持名念佛最为方便,这是印光大师再三强调的。我们若自认为根基不够,无法观想,亦无法观照,无法达到,那么很简单,用心持念。从口出声,由耳谛听,自己的声音听得清清楚楚,如是循环不已。要想办法计数,念几声内心明明白白。若持名念佛行有余力,再加上观想,观想西方三圣在面前。观想不成可用观相念佛,亦即直接观看佛相来念。将佛相摆在桌上,仔细地看,临命终这三尊前来接引,方可随他

    慧律法师

    |念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018132054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何谓生忍、法忍、生法忍?

      如本法师答:于恭敬供养中,不生憍逸,于嗔骂打害中,不怨恨,是名生忍。 于寒热风雨饥渴等法,于恼害之时,能安能忍,不生嗔恚忧愁,是名法忍。   把心安住于不生灭的道理上,忍就是把心安住于道理而心不动的意思。诸法的本性,即是真如实相,原生灭,故曰生法忍(梵语anutpattika-dharma-ksanti)。谓菩萨于之法,忍可忍乐,了知诸法之相,而不住诸相,舍,失,不动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4073112268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,都能得到忘我的境界,而得一心不乱,这与念佛一心不乱,有何差别?

    剧情,这种类似一心不乱的忘我,是迷了本性,心外求法的贪著,外道也有这种相似之定。   念佛达成一心不乱(梵语aviksipta-citta),能念念觉悟、念念分明、念念染、念念不贪不著、念念光明、念念,是故,念佛三昧与看小说、看电视、听歌曲的忘我一心,是截然不同的境界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0595512379.html